查看原文
其他

哈佛大学锁志刚教授课题组 JMPS:软材料合成与性质关系研究取得新进展

老酒高分子 高分子科技 2022-11-03
点击上方“蓝字” 一键订阅

合成与性质的关系是材料科学重要且充满挑战的基础科学问题。近年来,随着软材料在工程、医学等领域的快速发展,其合成与性质的关系对于相关应用至关重要。然而,软材料的合成参数如何影响材料的性质却是一个长期被忽视的重要科学问题,将直接影响软材料设计的有效性和应用的可靠性。

最近,哈佛大学锁志刚教授课题组对软材料合成与性质关系这一重要科学问题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重点研究了交联(crosslink)和纠缠(entanglement)对聚合物网络力学性质的影响。合成参数通过改变材料结构影响材料性质,而水凝胶的结构由前驱液(precursor)的组分和聚合后的溶胀程度共同决定。他们以聚丙烯酰胺(polyacrylamide)水凝胶为例,研究了前驱液中水与单体的摩尔比W前驱液中交联剂与单体的摩尔比C以及聚合物与水凝胶的质量比Φ对模量、强度、拉伸性和破坏功的影响(图1)。该团队在WCΦ构成的三维合成参数空间中选择四条路径合成了四组水凝胶,测量了单轴拉伸至破坏的应力-拉伸曲线。对于完全聚合的水凝胶,当W固定时,强度随C减小而增大;当C固定时,强度随W减小而增大;当Φ相近时,强度随C变化而几乎不随W变化。聚合物链(polymer segment)的平均长度由C决定,每条聚合物链上纠缠的平均数量则由W决定。大量交联会降低强度,而大量纠缠不会。相对地,交联和纠缠都会增加模量。高度纠缠的长链聚合物网络具有高抗溶胀性、高模量和高强度。以上研究和结果为软材料的设计和应用提供了指导,丰富和发展了软材料力学。
 

图1 合成参数与材料性质

为了研究交联密度对水凝胶性质的影响,第一组水凝胶的前驱液由W = 22.38和不同C组成。水凝胶聚合后即进行测试,结果如图2 所示。弹性模量是小拉伸下应力-拉伸曲线的斜率,强度是最大的应力,拉伸性是最大的拉伸,破坏功是应力-拉伸曲线下的面积。随着C的增大,模量增大,强度减小,拉伸性减小,破坏功减小。
 

图2 交联密度对水凝胶性质的影响(W = 22.38)

为了研究交联密度对完全溶胀的高度纠缠水凝胶性质的影响,第二组水凝胶的前驱液由W = 2和不同C组成。水凝胶聚合后在去离子水中泡22小时达到完全溶胀后进行测试,结果如图3所示。在C的测试范围内,随着C的增大,聚合物含量几乎不变,模量先增大后不变,强度先增大后减小,拉伸性先增大后减小,破坏功先增大后减小。同时,该水凝胶展现出近乎完美的弹性,即加载与卸载的应力-拉伸曲线几乎重合。
 

图3 交联密度对完全溶胀的高度纠缠水凝胶性质的影响(W = 2)

为了研究前驱液中含水量对完全溶胀水凝胶性质的影响,第三组水凝胶的前驱液由  C = 6 × 10-4不同W组成。水凝胶聚合后在去离子水中泡22小时达到完全溶胀后进行测试,结果如图4所示。随着W的增大,聚合物含量减小,模量减小,强度减小,拉伸性增大。破坏功不随W单调变化。
 

图4 前驱液含水量对完全溶胀水凝胶性质的影响(C = 6 × 10-4

为了研究前驱液中含水量对溶胀到一定程度水凝胶性质的影响,第四组水凝胶的前驱液由C = 6 × 10-4不同W组成。由不同W合成的水凝胶聚合后在去离子水中泡不同时间使得溶胀后都具有~15 wt%聚合物含量,并静置至均匀后进行测试,结果如图5所示。随着W的增大,模量减小,强度几乎不变,拉伸性增大,破坏功增大。
 

图5前驱液含水量对溶胀至~15 wt%聚合物含量水凝胶性质的影响(C = 6 × 10-4

这项研究工作以Polyacrylamide hydrogels. VI. Synthesis-property relation为题发表于固体力学旗舰期刊Journal of the Mechanics and Physics of Solids论文第一作者为王叶成博士(哈佛大学博士、博士后),第二作者为念国栋博士(哈佛大学博士后),第三作者为Junsoo Kim博士(哈佛大学博士、博士后)。美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工程院院士、哈佛大学锁志刚教授为论文通讯作者。


论文链接:

https://doi.org/10.1016/j.jmps.2022.105099


相关进展

哈佛大学锁志刚院士课题组《PNAS》: 同时具有高含水量和高承载能力的自组装纳米复合材料

西安交大胡建教授/哈佛大学锁志刚院士《Nat. Commun.》:拓扑结构高分子网络拓展材料的力学性能空间

哈佛大学锁志刚教授与科罗拉多大学Hayward教授 PNAS:基于离电子结的柔性温度传感器

哈佛大学锁志刚教授、西安交大卢同庆教授、斯坦福大学Blanchet教授《Matter》: 高通量实验设计用于预测材料小概率断裂
哈佛锁志刚院士与西安交大吕毅/唐敬达提出磁辅助-水凝胶粘接方法用于器官移植

哈佛大学锁志刚院士与西安交大唐敬达副教授JMPS: 玻璃纤维织物在循环载荷下的撕裂行为研究

哈佛大学锁志刚院士课题组Science:链缠结占主导的聚合物的断裂、疲劳和摩擦行为

哈佛大学锁志刚教授与西安交大卢同庆教授《PNAS》: 水凝胶复合补片 - 用于组织创口闭合的新型医用材料
哈佛大学锁志刚院士课题组:光引发剂接枝的聚合物链用于水凝胶与其它材料的集成

哈佛大学锁志刚教授课题组与西安交大贾坤副教授课题组合作:离磁感应助力电子与离子间信号传递

哈佛大学锁志刚教授与西安交大卢同庆教授合作:韧性水凝胶在循环载荷下的裂纹敏感性

哈佛大学锁志刚院士课题组:率相关的纤维/基底界面对复合材料断裂韧性的影响

西安交大卢同庆教授课题组《AFM》:软湿材料强韧粘接的一种通用策略

哈佛大学锁志刚院士课题组:宽度和厚度依赖的软材料断裂韧性

哈佛大学锁志刚教授课题组:容易开裂的可降解塑料

哈佛大学锁志刚院士与西安交大唐敬达副教授《Matter》:抗疲劳复合水凝胶,模拟生物心脏瓣膜

哈佛大学锁志刚教授课题组:在软材料韧性表征方面取得新进展

美国两院院士锁志刚教授在西安交大毕业典礼上的致辞 | 今晚9点有直播访谈

美国两院院士哈佛大学锁志刚教授分享拓扑粘接方面最新进展| 视频回放

南科大软体力学实验室与哈佛大学锁志刚教授团队合作《Adv. Mater.》:具有复杂构型的水凝胶离电器件

哈佛大学锁志刚教授课题组:可降解聚合物中裂纹扩展‘超车’降解

哈佛大学锁志刚教授课题组:首次提出可拉伸粘接的系统表征方法

哈佛大学锁志刚教授课题组:软材料粘接强度与韧性研究取得新进展

哈佛大学锁志刚教授课题组报道拓扑粘接新进展:快速强韧拓扑粘接剂

哈佛大学锁志刚教授课题组:纳米颗粒-弹性体复合材料助力可拉伸驻极体

哈佛大学锁志刚教授课题组:针对不同聚合物网络的双底漆粘接方法

美国哈佛大学锁志刚教授课题组:水凝胶-弹性体器件中的等离子现象

哈佛大学锁志刚教授与西安交大软机器实验室合作:聚合物网络刚度-疲劳门槛值的矛盾及解决方法

哈佛大学锁志刚教授和西安交通大学徐明龙教授课题组合作研发应用于全牙列动态咬合力测量的柔性传感器

哈佛大学锁志刚教授与西安交大软机器实验室合作《JMPS》:抗疲劳橡胶弹性体

哈佛大学锁志刚教授课题组:弹性耗散对软材料断裂韧性的影响

哈佛大学锁志刚教授课题组《Materials Today》:抗疲劳材料设计一般原则

哈佛大学锁志刚教授课题组:瞬时强韧非共价粘接

哈佛大学锁志刚教授和Robert D. Howe教授课题组合作:应用于软机器的贴附式大变形传感器

哈佛大学锁志刚教授课题组:可聚合、交联和表面粘接进程分离的新型水凝胶漆

哈佛大学锁志刚教授课题组:玻璃态分子链拓扑装订——强粘接低疲劳的透明可拉伸界面

哈佛大学锁志刚教授与浙江大学汪浩教授EML:一种凝胶脑机接口

美国哈佛大学锁志刚教授课题组:网络缺陷对软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哈佛大学锁志刚教授课题组与西安交大软机器实验室合作研发水凝胶的可降解强韧粘接技术

西安交通大学软机器实验室研发出磁凝胶形状控制技术

哈佛锁志刚教授课题组与西安交大软机器实验室合作《Adv. Funct. Mater.》:研发软结构复合3D打印中的强韧粘接技术

哈佛大学锁志刚教授课题组与西安交大软机器实验室合作研发光响应可拆卸粘接技术

哈佛大学锁志刚教授课题组:设计分子拓扑结构达到强力干-湿材料粘接

哈佛大学锁志刚教授课题组报道:共价拓扑粘接法

哈佛大学锁志刚教授课题组综述 “水凝胶粘接:一种高分子化学,拓扑结构,和耗散机制的协同作用”

哈佛大学锁志刚教授课题组综述:水凝胶的疲劳

哈佛大学锁志刚教授课题组和麻省大学Ryan Hayward课题组:毛细弹性褶皱

哈佛大学锁志刚教授课题组《PNAS》:设计高韧性、低滞后性的可拉伸材料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贺曦敏教授和哈佛大学锁志刚教授合作:高性能水凝胶化学传感器

哈佛大学锁志刚教授课题组报道可拉伸密封层:同时实现可拉伸,低韧性和低可透性

哈佛大学锁志刚教授和Joost J. Vlassak 教授合作研制高度可拉伸、抗冻韧性水凝胶

哈佛大学锁志刚教授课题组综述:水凝胶离电器件

哈佛大学锁志刚教授课题组首次报道含水材料拓扑粘接法“分子缝合”

哈佛大学锁志刚教授课题组报道软材料原位粘接法:适用于性质各异的软材料、任意加工工艺

美国哈佛大学锁志刚教授课题组报道双网络水凝胶疲劳断裂

美国哈佛大学锁志刚教授课题组首次报道基于水凝胶的可拉伸液晶器件

美国哈佛大学锁志刚教授课题组首次报道韧性水凝胶疲劳断裂 


高分子科技原创文章。欢迎个人转发和分享,刊物或媒体如需转载,请联系邮箱:info@polymer.cn

诚邀投稿

欢迎专家学者提供稿件(论文、项目介绍、新技术、学术交流、单位新闻、参会信息、招聘招生等)至info@polymer.cn,并请注明详细联系信息。高分子科技®会及时推送,并同时发布在中国聚合物网上。

欢迎加入微信群 为满足高分子产学研各界同仁的要求,陆续开通了包括高分子专家学者群在内的几十个专项交流群,也包括高分子产业技术、企业家、博士、研究生、媒体期刊会展协会等群,全覆盖高分子产业或领域。目前汇聚了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及企业研发中心的上万名顶尖的专家学者、技术人员及企业家。

申请入群,请先加审核微信号PolymerChina (或长按下方二维码),并请一定注明:高分子+姓名+单位+职称(或学位)+领域(或行业),否则不予受理,资格经过审核后入相关专业群。

这里“阅读原文”,查看更多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